原标题:我省有六大遗迹全国上榜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考古工作更像是一次探险,沉睡着的千百年遗迹,价值之城文物,层出不穷的机构,考古工作人员每天的生活似乎都充满了刺激。但是当你真正接近这个群体,你会知道,皮肤是黑色的,手是粗糙的,总是一个防晒帽,是他们的标准。除了田间考古学工作,其余时间都是枯燥漫长的研究论证过程。就像解决事件一样,一点点地阐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如所长赵永军所说,在每一个考古发现的背后,都有一群“忍受了寂寞”的人默默地工作着。
黑龙江考古学家正在寻找黑龙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正是这群考古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让那些深埋黑土地的文物,遗迹重新“闪亮”全国乃至世界。那么,除了金上京遗址之外,我们再来看看黑龙江“至宝”级的发现。
四大遗址被选定为“全国十大考古学新发现”
宁安三陵二号石室壁画墓(1991年度)
三陵坟位于宁安市三陵乡三星村东,南与牡丹江在渤海上隔京城,包括石墙、墓葬和神道等。三陵二号石室壁画墓,1991-1992年进行发掘,被选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整个墓室建在地下,墓室内共放置10余具骨骼,供多人合葬。墓室四面墙、顶部及甬道两侧的白灰层上方均绘有精美壁画。壁画的内容分为花和人物。墓室里没有发现殉葬品。埋土出土了陶兽头、铁箭头、蚌壳、盆、文字瓦等。

宁安三陵二号墓门内侧
宁安虹鳟渔场墓群(1995年度)
宁安市渤海镇虹鳟场墓群位于距虹鳟场以北1公里的小芹河南岸沙丘上。1992~199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4年发掘虹鳟鱼场墓群。323墓,7个祭坛,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2000多个遗物剥制、金带装饰品、金带扣、金花装饰品、银装饰品、铜镜、铜装饰品等精品。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学新发现,是迄今为止渤海墓群发掘中墓整理数量最多、延续期最长、形制最复杂、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次。另外,首次发现了与坟墓相关的祭祀坛等重要遗迹。

卡马斯场石室墓
阿城刘秀屯大宫殿遗址(2002年度)
刘秀屯建筑基地位于阿城区亚沟镇刘秀屯东南约100米处,2002-200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两年进行刘秀屯建筑基地的发掘,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学新发现。刘秀屯建筑基地规模宏大,中央主殿面广9间,五个纵深,其规制与中国古代建筑制度历代皇帝至尊水平规模相符。刘秀屯金代的大型建筑遗址,是我国历次考古发掘中所见宋金时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王室宫殿建筑遗址。

阿城刘秀屯宫遗址炕遗址
饶河小南山遗址(2019年度)

小内山遗迹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遗址位于本省饶河县乌苏里河左岸,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发掘。目前,该遗址已确认有5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长达15000多年。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了解契丹鲜卑、女真、满族的强大崛起找到了历史逻辑,证明白山黑水的古代渔猎先民在中国古代文明早期进程中发挥了特别而重要的作用。

小内山遗迹墓发掘地区
宁安渤海上京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渤海京城出土的瓦当
2021年,中国“100年百大考古发现”发布,阿城金上京遗址和宁安渤海上京遗址,名列100个“100年百大考古发现”之列。这些考古学发现,被誉为中国考古学100年的里程碑。
渤海京城是渤海国最重要的都城,见证着肃慎族裔、靺鞨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检验。

渤海京城出土的三彩兽头
渤海上京城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城内外遗址保存最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作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古代都城,城内外保存下来的遗址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洪河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壶
202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公布了2019年中国考古学新发现6个入选项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入选。洪河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普拉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洪河村南约1公里处,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辽金时代及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史前聚落形态首次在嫩江流域被揭示,对我国史前考古学中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意义。其中环壕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我省4000年前文明进程中的聚落形态,使嫩江流域文明社会的门槛提前一千多年,进而改写了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生活新闻记者吴鸥·薛宏莉)
作者:qifei, 本文链接:https://www.jo169.com/101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149041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